02 May 2010 二语习得理论对英语教学的指导促进作用
【摘 要】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介绍了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监察模式,重点介绍了输入假说。然后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语言输入的角度,根据英语课堂的特点,在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提高英语课堂语料输入的质和量的措施,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第二语言习得 语言输入 情感过滤假说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是指在已经掌握了一定母语系统的前提下,多数情况又是在脱离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下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近些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的理论研究中寻找对英语学习有指导促进作用的理论基础,其中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必须依据的原理之一。语言习得的过程必须有语言环境的存在及语言输入才能实现。因此,创造语言环境和提供语言输入便自然成为二语习得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条件。
一、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语言输入理论
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克拉申)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二语习得模式 — “监察模式”,其中包括:
(1)习得与学习假说;(2)自然顺序假说;(3)监控假说;(4)输入假说;(5)情感过滤假说。
Krashen将他的五大假说进行了汇总,并做了细致的描述和论证,同时也肯定了输入假说的重要地位。他认为输入假说“也许是当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唯一最重要的一个概念”(Krashen 1982:9),因为它回答了语言学习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即怎样习得语言,尤其是外语。
1.输入可理解性的语言材料
Krashen认为单纯的语料输入是不够的,学习者需要的是“可理解输入”,这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所谓“可理解输入”是学习者听到或读到的可以理解的语言材料,这些材料的难度应该稍微高于学习者目前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如果语言材料中仅仅包含学习者已经掌握的知识或者语言材料太难,它对语言习得都没有意义。Krashen把当前的语言知识状态定义为i,把语言发展的下一阶段定义为i+1。这里的1就是当前语言知识与下一阶段语言知识之间的距离。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属于i+1水平的语言材料,才能对学习者的语言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他说:“当你对学习者讲话,使他们能理解其中的信息,并且让输入多少包括一点超过他们能力的语言时,习得就实现了。”可见,输入的语言要产生一种信息差异,才能促进语言习得。如果输入的语言全都被学习者理解,习得就不能向前进。
Krashen还提出了理想输入的条件:输入的可理解性,这是指输入的语言材料必须是学习者可以理解的,不可理解的输入对学习者无用,只是一种噪音。输入还要有趣味性或相关性,这样学习者就可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习得语言。可见,输入的可理解性是语言习得的关键,违背上述规律必将导致语言学习的低效或无效。
2.必须考虑情感过滤因素
二语习得中有时有这样的现象,学习者面对相同数量相同质量的可理解输入,他们的学习速度和效率不同,最终的语言水平也不同。这就是Krashen所说的可理解输入不是二语习得的充分条件,只是必要条件。只有当输入(input)变成吸入(intake)时,习得才会发生。在输入变成吸入的过程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自信心、学习目的、焦虑等也在起作用,Krashen称之为“情感因素”。它们对语言输入有着过滤作用,从而决定着学习者接收输入的多少。根据这个“情感过滤假说”,语言习得者的情感过滤强度因人而异。具体地讲,“情感过滤器”低,就是学习者学习目的明确,动力大,自信心强,焦虑适度,对外语学习持积极态度,那么对语言输入的过滤作用就小,获得的输入就多;反之,过滤作用就大,获得的输入就少。一般而言,学习者都不会对所接触到的语言材料一概吸收。他们在选择学习材料时都参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或者材料的深浅程度等方面的因素而对材料进行过滤。因此,语言学习者的输入语言必须引人如胜,而且要能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和口味。
二、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
1.英语课堂教学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克拉申认为,对于初学者来说,一开始就置身于外族语者之中,听他们正常语速的谈话,尽管输入语多,但不能理解其意思,容易失去信心,产生恐惧心理,这并不利于他们习得这种语言。这实际上就是肯定了课堂教学对外语的初学者来说是很重要的。根据克拉申的观点,理想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能向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环境:即它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使用目的语的场所和机会,让学生沉浸于使用目的语的环境之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并能激励学生参与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交际活动。也就是说,这种有利于学生习得语言的外语课堂教学环境应具有以下特点:自然而注重内容,学生能直接参加交际,内容要具体而不要太抽象,要提供各种模式让学生模仿。
2.英语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在承认英语课堂有助于二语习得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中国人学习英语最大的一个困难就在于严重缺少目的语的语言环境。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在课堂上扩大学生的英语接触,改善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然、真实、有意义的交际过程中自然地习得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其次,课堂上提供的语料输入无法与真实的语言环境相比,后者能提供更多,更有时效性、真实性的语言输入。再者,英语课其形式本身让学生意识到他们在学一门外语,从而产生较强的情感过滤,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无论设计多么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课堂始终是一个人为的语言环境,无法替代真实的语言世界。
三、提高英语课堂中语言输入的质与量的尝试
当我们意识到了英语课堂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时,我们可以根据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的“语言输入假说”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指导和启示,尝试性地提出一些措施,使有限的课堂教学更富有成效。
1.增加可理解语料的输入
传统的外语教学由于偏重语法、词汇等的讲解,使得学生的可理解输入达不到一定的量的标准,造成了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低下。要想使外语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成效,我们不妨采取以下措施:在课堂上,教师有责任向学生提供可理解输入,而且应不断地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自己的语言输出,适当重复、解释、变换语速等以确保学生对输入是可理解的。并且,教师也应尽可能地向学生提供熟悉、有趣且相关的话题,引导他们利用语境和自己原有的知识来理解输入。提供有效的语言输入不仅要依靠教学材料和课程设置,更重要的还是必须依靠教师捕捉语言输入的机会,教师要在合适的机会及时、大量地提供能被学生理解的输入。譬如:教师在课堂上用英语授课;教师与学生用英语进行交谈;学生之间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等。
其次,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图片、幻灯片等来帮助学生理解。人们大脑中的语言信息主要靠两种途径来获得:一是听觉输入,二是视觉输入。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听觉输入可以为语言习得者提供可以接触目的语的语音特征,从而帮助语言习得者获得语言的读音能力。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提供丰富的地道语音材料,网上的音乐,电影,网上电视等网络资源可以提供很多原汁原味的语音资源,可以使学生模仿到标准的语言。通过这样的途径,语调、语速也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因此,多媒体教学的一个最大优势就是能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输入,提供了成功语言习得的可能性。
当然,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要想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可理解输入量,还必须利用课余时间。一条有效的途径是充分利用网络。网络这一丰富信息载体的迅速发展为优化英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它应用于英语教学中的一个最大优势就是能为英语习得创造了一个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网上的图书、音乐、电影、新闻、娱乐、旅游、聊天等服务信息和技术营造了轻松自如的虚拟环境,提供了语言习得者良好的语言习得条件。尤其是网上聊天的便捷,可利于语言习得者与外国朋友聊天、交谈,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到国外的风土人情,还可以通过交流学到地道的英语。
另外,学校可组织开展“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英语沙龙等活动,让学生在这些较自然的课堂之外的语言环境中接触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逐步接近社会中的自然语境,靠近目的语系统。
2.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降低情感障碍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将大大提高习得效果。根据“输入假说”,课堂不仅要向学生提供足够的可理解输入,还应具有一个低情感过滤的氛围。因此我们应努力创造一个和谐和宽松的课堂环境,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视听说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一种悦耳、悦目、悦心的英语交际环境。首先,课堂教学模式应该由以往的教师支配型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各项课堂活动,使语言运用能力得以提高。《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高中英语课程要有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由原来单纯的知识讲授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管理者、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和合作者等多重角色。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侧重对英语学习的方法的介绍和引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为他们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自信心,学习目的等进行正确科学的引导,使其降低学习中出现的焦虑症,积极鼓励并保护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他们学习目的明确,动力大,自信心强,焦虑适度,对外语学习持积极的态度。
综上所述,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语言输入的基本条件,即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和情感过滤因素,对英语课堂的教学不仅给予了很多启示,也起着指导和促进作用。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一切教学资源和手段,优化二语习得,使学生在更加有利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语言习得的活动。
Til next time,
at 00:00